时 间:2024年7月5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 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 潘力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鲁 艺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 荃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杨舒楠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将继续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这一主题。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小暑。暑,是夏季独有的炎热,小暑就是小热,接下来的大暑为最热。
小暑后我们将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我国多地自小暑起将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和潮湿,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多饮,精神疲惫、心烦面赤、食欲不佳等表现。在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为此,我们要在饮食、作息、情绪等多方面,作出相应的调节,要注意解热消暑,补充体力,清净养心,清暑益气,同时也要防范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危害。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将重点介绍小暑时节的一些健康知识。我们请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潘力军先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鲁艺女士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女士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杨舒楠女士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知道现在多地都是高温天气持续,在调整饮食习惯方面,需要注意哪些能够避免暑气伤身?需不需要注意一些特别是夏天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给我们提醒一下,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鲁艺:
感谢您的提问。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对自然的观察形成的一套时间知识体系,包括了时间、季节,还有物候的一些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指导我们的农业活动。在这段时间里面,人们也发现,人体健康、生理变化,也会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中医就提出了天人相应的观点,指出我们要顺时养生。
小暑这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进入小暑以来,我们很快就要进入伏天,气候变得非常炎热,而且同时也越加闷热和潮湿。在这个时节内,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非常疲惫,而且出汗很多,会觉得口渴多汗,会觉得脘腹涨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感觉到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一系列症状。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暑邪的特点有关,暑邪第一个特点是热邪,它有热邪的特点,容易耗气伤津,造成疲惫。第二个特点是湿邪的特点,湿性重浊黏腻,很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又容易困表,造成头疼、头重如裹、身体酸重等等一系列的症状,所以我们在饮食上主要针对热邪和湿邪这两个特点来养生。
首先,对于暑热之邪,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性味偏寒凉的食物,当然这是在脾胃不虚弱的人群中这样提倡,比如我们可以吃一些绿豆,还有像丝瓜、黄瓜、冬瓜,这些食物性味比较甘淡,有一定的清热化湿的作用。另外,我们也可以针对湿邪的特点,选择一些健脾燥湿或者健脾化湿的一些食物,比如说像莲子、山药、薏仁、陈皮,这些都有相应的功能。另外,我们对于湿邪困表,可以选择像苏叶、藿香、砂仁这些食物,他们可以燥湿解表,同时还可以芳香醒脾、开胃,缓解我们在夏天饮食脾胃不好、食物消化不好这些问题。
另外,我们在禁忌方面,特别要注意在高温的时候,人们喜欢吃过度寒凉的食物降体温。但是在中医养生的观点里,夏季高温时节,我们的阳气更多浮于表,而在内里的阳气往往是偏于虚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春夏养阳,不能过度贪食寒凉的食物,以造成寒湿困脾的现象。
这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中国网记者:
小暑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哪些疾病容易发生?公众应该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如何改善居家和工作环境,来减少这些影响?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潘力军:
谢谢您的提问。气温升高、湿度变大,在户外容易出现中暑,在室内容易患空调病。
中暑的症状主要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容易中暑的高风险人群有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户外工作人员,特别是高温环境下人员。
那么在小暑期间如何预防中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外出。白天外出时,采取防晒、降温措施,比如戴遮阳帽、喷雾降温等。如果运动量较大时,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应及时到阴凉处休息,补水降温。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空调病,是指人们在封闭的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时,因空气不流通、温度较低,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多见于老人、儿童及妇女。预防这类疾病:一是做好空调清洁;二是设定好空调的温度,不宜低于26℃,而且每隔2到3小时,开窗通风20到30分钟;三是从户外刚回到空调房间的时候,注意防止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因为温度骤变,易引起空调病的症状。谢谢!
中新社记者:
气象部门会发布哪些灾害性的天气预警?不同颜色的等级和不同颜色的预警会有哪些差异呢?谢谢。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 杨舒楠:
感谢您的提问。中央气象台目前会对外发布包括暴雨、台风、强对流、高温等等一共14类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从总体上来看,预警的级别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用蓝、黄、橙、红种颜色来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都会有四个等级,我们会综合考虑这个灾害性天气的特征以及它所带来的灾害危险程度和公众防范的紧迫程度,所以说有的预警可能只有三个级别,有的预警可能只有两个级别。就拿今天很关注的高温预警来说,中央气象台的高温预警有黄、橙、红三个等级。对于不同颜色的预警,其代表的天气严重程度和我们需要应对它的紧急、急迫程度是不一样的。从蓝色到红色预警,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是逐渐增强的,政府或者公众需要对预警作出的响应时间也是越来越紧急的。
同时,气象部门在发布预警的时候,除了会考虑未来天气预报之外,也会考虑灾害性天气已经发生的情况,比如拿暴雨预警来举例,我们不仅会考虑未来24小时的预报情况,也会考虑过去24小时的降雨实况以及目前造成的灾害影响,如未来这种灾害还将持续,也会发布比较高级别的预警。在气象部门发布比较高级别预警的时候,尤其是橙色或者红色的预警,就意味着灾害性天气非常强,或者是灾害性天气已经发生了,而且后面还将持续。所以,公众要马上行动,来防范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谢谢!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记者:
近期有儿童散发流脑病例的报道,想请专家就流脑的发病、表现和预防等情况作一个介绍。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王荃:
谢谢您对我们孩子的关心。我们说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也就是脑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所以流脑的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它主要是经过我们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流行季节是春季,但是其他季节也会有一些散发病例。流脑的潜伏期大概是1—7天,一般是2—3天。一般情况下,流脑起病是比较急的,轻症可能以轻微的头痛、低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表现。重者可能表现为高热、呕吐、头痛,皮肤黏膜的瘀斑瘀点、孩子可能会出现烦躁、意识障碍,有一部分病例可能遗留有后遗症,严重病例可能致死。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3年底发布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2023年版)》,我们在临床上,流脑只要一经诊断明确,就必须严格按照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并且给予积极治疗。我们说接种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是我们预防流脑最经济、最有效的一个措施。因此,建议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去及时接种疫苗,或者是补种疫苗。此外,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保持环境卫生,要保证我们的孩子睡眠充足、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在学校等集体的场所里面,我们还要注意手卫生、口鼻卫生、开窗通风等情况。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想问一下中医理论中,小暑节气与哪些脏腑的养护特别相关?同时,有哪些传统中医养生方法值得推荐?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鲁艺:
感谢您的提问。中医的养生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的。我们在《黄帝内经》里面也明确提出了,“智者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也提出了“五脏应四时”的观点,这就是建议我们在养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脏腑和我们相应的时节相对应。
小暑时节,我们特别注意两个脏腑的养生,一个是心,另一个是脾。心在中医理论中是君主之官,性属火,其气通于夏。也就是说,在夏天阳气非常亢盛的时候,我们的心气也容易过旺,因此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甚至包括睡眠不好这些症状,尤其是对于有一些基础性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讲,这些就更加常见。对于这样的人群,我们建议在夏天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我们可以减少过度消耗体力,多静少动。同时,我们还要避免过度忧思,避免干扰耗伤心血。此外,在小暑时节,由于出汗过多,因此经常会伤及心阴,因此出现胸闷、口干、短气这些症状,这些症状同时伴随的有非常常见的症状,就是非常的疲惫。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尤其是体弱人群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可以服用一些像生脉饮或者西洋参茶来改善这些症状。
第二个脏腑是脾,脾在中医理论中是属土的,喜燥恶湿,在时节对应上来讲,是通于长夏季节。长夏季节就是我们小暑这段时间。脾的生理特点是主运化的,主身轻降浊,我们的食物进入体内之后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够化生气血,濡养全身。在长夏时节,在小暑时节,湿邪很容易困脾,造成脾胃功能运化的失常,比如会出现消化的障碍,会出现腹胀,甚至食欲下降还有腹泻等等。因此我们在养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多服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刚才那个问题的时候也提到过,像薏仁、山药、陈皮这些食物,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另外,我们要避免过食寒冷,非常寒凉的食物往往会伤及我们的脾阳,造成寒湿内运,因此我们在这个时候主要是关注这两个脏腑。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夏天到了,孩子贪凉,容易拉肚子,在孩子的生活护理方面有什么建议?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王荃:
我们说夏季的确是儿童腹泻的高发季节,其中的原因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孩子们本身消化系统的功能发育就不成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另外,夏季气温高,湿度比较大,细菌容易滋生繁殖,污染我们的水源、餐具或者食物;还有,孩子夏天出汗比较多,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也使得消化能力降低;另外,孩子夏季贪凉后,肠胃的刺激可能会导致肠蠕动增加,也可能会导致腹泻。
因此,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我们在孩子的生活护理方面有几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食品卫生安全,食材一定要是新鲜的,并且食物存放和加工时应该生熟分开,尤其是动物食品要蒸熟煮透,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蔬菜水果也要洗净削皮,给孩子多喝水,但是不喝生水,也不要吃腐败变质和不洁净的食物。
第二,要让孩子饮食节制,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贪凉,要少吃生冷的食物和刺激性的食物。
第三,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我们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餐具的消毒,剩菜和隔夜的食物要彻底加热之后才能去食用。另外,我们要尽量分餐制,减少消化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还有,家里也要保证环境卫生,我们要去消灭苍蝇、蟑螂等。
第四,夏季要注意室内通风,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也不要让风扇直吹孩子,以免让孩子受凉。在暑假期间,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身体,适量户外运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随着小暑的到来,蚊虫开始增多,如何有效地防蚊防虫,避免蚊虫叮咬带来的健康问题。还有,蚊虫叮咬以后,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及时就医呢?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潘力军:
谢谢您的提问。随着小暑的到来,降雨量增加,又持续高温,为蚊虫孳生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也增加了蚊虫引起的登革热、乙脑等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预防蚊虫叮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清除蚊虫孳生的场所。一是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死角,如每天清理水池,保持台面干燥不留积水,每周向地漏补水一次,保持地漏处于水封状态;二是清理庭院内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或者废旧盆罐。三是家中的水培植物每3-5天更换一次水。
第二,选择合适的防蚊产品并且合理使用。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电蚊拍、蚊帐和驱蚊用品。要选用高密度蚊帐才能起到足够的防护效果。使用电蚊拍时忌用手或者导电金属棒接触高压电网,以防发生意外。
第三,合理选择活动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黎明和黄昏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潮湿、泥泞的室外或花草树木较多的场所。室外活动时,穿上长裤、轻薄的长袖和能遮住脚趾的鞋子;如果带婴儿外出,婴儿手推车应挂上蚊帐。
蚊虫叮咬后,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全身荨麻疹、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现在很多人有防晒焦虑,阴天室内也要穿防晒衣、涂防晒霜,什么时候需要防晒呢?过度防晒是否会加剧体内维生素D的不足?儿童防晒与成人相比有什么不同?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王荃:
谢谢。的确像您说的,夏天我们日光暴露的机会明显增多,所以适当防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在室内没有紫外光源的情况下,其实是无需防晒的。但是如果在室内可能被紫外线照射,比如靠窗或者室内有紫外灯光源或者强荧光灯的时候,在阴天或者树荫下的室外活动,可以选择防晒。但是这个时候防晒用品的防晒系数不需要过高。如果我们是直接在阳光下活动,或者我们会被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的时候,比如雪山、海滩或者高原等等,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防晒系数比较高的产品。另外,如果出汗较多或者水下工作的时候,应该选择防水产品。但是我想提醒的是,防晒产品的防晒指数适宜就可以了,如果过高会增加皮肤的负担。另外,即使涂抹了防晒产品,也不宜在强烈的阳光下过长时间的活动。
另外,的确像您所说的,过度防晒有可能造成我们婴幼儿维生素D的缺乏,所以我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每天让我们的孩子接受1到3次的日光浴,每次大概10分钟。但是在接受日光浴的时候,我们要避开日光强烈的时候,主要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时间段。还有,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物、药物去补充维生素D。但是对于孩子特殊的情况,比如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使用防晒产品,还是要尽量避免阳光的照射,采用一些衣物遮盖去防晒。6个月到2岁的孩子,除了刚才这些防晒的方法之外,我们也可以采用防晒系数不高于10的防晒产品给我们的孩子进行涂抹。另外还有,因为可能存在皮肤癌的风险,所以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我们是禁止使用晒黑产品的。谢谢!
羊城晚报记者:
请问公众在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需要如何防范和避险呢?谢谢。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 杨舒楠:
感谢您的提问。气象部门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的时候,会附上相应的防御指南。实际上,对于不同类型的灾害性天气,它所防范的时候需要关注的重点和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拿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高温热浪天气为例,它的防范重点包括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在户外活动,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外出时要注意防晒。另外还要防范因为用电量过高和电力设施负载太大引发的火灾。还有户外工作人员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高温天气公众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饮食清淡,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要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药品等等。
此外,针对比较高级别的预警,比如前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天气,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在面对这种高级别预警的时候,会要求停止集会、停课、停业,公众要密切关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如果在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到室内去躲避,而是被困了该怎么办呢?首先还是要保持镇静,其次要学会一些自救的知识。比如城市内涝中被困,公众要首先避开桥下、低洼路段、井盖还有暴露的电线等等,要尽量避免在湍急的水流中前行,远离涡旋。另外,可以用雨伞等物体进行探路,尽量寻找同伴,排成纵列前行。尽量不要去地下的一些建筑,万一被困,要尽快向比较高地势的地区转移,不要互相拉扯,要有序寻找出口。此外,如果在城市内涝中车辆涉水,一定要注意第一时间弃车避险,切勿贪恋财物
谢谢。
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情绪波动,请问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呢?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鲁艺:
感谢您的提问。在高温天气,情绪确实是非常容易发生一些波动,人们很容易心情烦躁。在中医的理论中,尤其是在《黄帝内经》里面,其实也专门针对夏季情绪的调摄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这么两个,一个是原文是“使志无怒、使气得泄”。也就是说,我们在夏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情绪的愉悦、平和,精神要饱满、积极、向上,这样才符合夏季的阳长之道,才能够使气机更加宣畅。在夏季与我们心是相通的,心气通于夏,因此我们在夏季调节情绪的时候,更倾向于从心这个角度进行调摄。因为心主神明,心乱则神乱。所以,第一个我想给大家提供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就是我们静以养心。在夏季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我们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静,要避免过度消耗体力,避免在高温的时候进行一些剧烈的大汗淋漓的活动,因为大汗伤阳,尤其是心阳,容易造成心悸、心慌、胸闷的现象。
另外,建议大家在气候温和的时候,比如早晨或者傍晚,可以选择一些体力消耗不那么大的行动,比如散步,或者打八段锦这些活动,帮助我们气血的流通。
总之,夏季第一个建议是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来保证我们心神的健康。
第二点就是小睡安神。也就是说,在一年里,阳气最亢盛的季节是夏季,一天之中阳气最亢盛的时候是中午。在夏季的中午,我们中医养生的观点是建议大家能够进行一个短时间的午睡,我们叫做子午觉。因为中午这段时间,11点到1点午时是心经当令,也是阳气从阳转阴的时间,这个时间内,如果我们能够进行一个短时间的休息,可以有助于我们收敛心神。如果没有条件午睡,我们也可以比如说打坐、静坐,或者闭目养神,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收敛心神,使得我们变得平静。
第三个建议,可以借助穴位揉按或者食养进行调摄。在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心情非常烦躁、容易发脾气、发火甚至感觉到心慌、心率紊乱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揉按两个比较常用的穴位,一个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半握拳,中指所指的掌心凹陷处,揉按有酸胀感,这是劳宫穴。另外一个穴位就是内关穴,在掌横纹上两寸,也就是三指的地方,肌腱中间的凹陷处,我们可以揉按这两个穴位。这两个穴位有清心安神、养心安神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揉按穴位来安养心神。
另外,可以通过泡饮一些药茶或者食用一些药膳来改善心情。比如在小暑期间,我们觉得心情特别郁闷,经常有压抑的感觉,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些药食同源,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茶饮,比如说茉莉花、薄荷来泡茶喝。如果是心火比较亢盛,比如总是心情特别烦躁,而且伴随有口舌生疮、口干舌燥的现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泡一些清心火的药茶,比如说竹叶、莲子心,都可以帮助我们清心火。如果我们疲惫的感觉非常明显,感觉精神总是提不起来,身体非常疲倦,伴随这样的现象,而且睡眠也不好,我们不妨用小麦、龙眼肉煮粥,帮助我们益气健脾,缓解我们精神不振的现象。
总之,在小暑时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体质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来帮助我们度过小暑时节。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各地陆续放暑假,孩子们要开始撒欢了,家长和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王荃:
谢谢您对孩子的关心。我们说夏季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季节,我们的家长要做好有效看护和安全教育,孩子们也要提高溺水的防范意识。其实我们的家庭是低龄儿童发生溺水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场所,因此我们的家长要及时倾倒家里的水盆、水桶、浴缸里的水;家里的水缸、水井也是要加盖;不管时间长短,家长都不要把我们的低龄儿童单独留在澡盆里。
另外,未成年人的游泳,必须要有家长的陪同或者结伴而行,不要去危险或者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也不要游野泳,孩子们不要高估自己的游泳技能,一定要在配备有资质的救生员的安全水域内游泳,并且我们的孩子们应该学会识别这些警示标识。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不要在水里做危险的动作或打闹,饥饿、饱食、生病或者是太困太累都不要去游泳,如果孩子在游泳的时候感觉到不舒服,一定要及时上岸,千万不要逞强。水上活动时,也要正确穿戴救生衣。如果有孩子发现他人溺水,不要下水营救,应及时呼救。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给落水者抛掷一些漂浮物。另外,我们的适龄儿童应该接受游泳的技能培训。
另外,由于暑假了,出游比较多,所以还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道路交通安全,我们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还有要提高孩子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或者进行体育活动。走路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不要看书看手机,也不要玩闹。另外,乘车的时候不要把头、手等伸出窗外,过马路的时候我们要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天桥,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看交通灯,不要闯红灯,不要在车库里面或者停放的汽车周围或者车道上玩耍。另外还要提醒的是,12岁以下的孩子一定不要坐副驾驶,并且一定不要抱孩子乘车。无论多长距离的旅行,即便是短距离的出行,也一定要让孩子落座在后排,并且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或者安全带,孩子在骑车或者玩滑板的时候也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一直在提醒大家的是,不满12岁的孩子,一定不能自行骑车上路,没有满16岁的青少年也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不管时间长短,都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并且恳请司机同志们,在大家启动车子之前,一定要确认没有孩子在您的车子周围。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最后再提两个问题。
央广网记者:
夏季天气炎热,游泳馆和空调房是人们常常选择的避暑场所,在这些地方应该注意什么健康问题?公众能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潘力军:
谢谢您的提问。进入夏季之后,天气变得炎热,人们会更倾向于前往游泳场所或待在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内活动。
游泳可以提高人的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人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游泳场所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影响因素,若不注意讲究卫生,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也较高,而长时间待在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内,如新风量不足或者空调系统清洁不到位,除了患空调病以外,还会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因此,为了降低上述健康风险,建议做好如下个人防护:
第一,前往场所前,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有高血压、心脏病患病史,或者皮肤病、性病、急性结膜炎、肠道传染病等患者不宜在公共游泳池游泳。
第二,进入场所前,要观察场所的卫生质量。如是否有卫生质量公示栏,室内空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或异味或发现游泳池水浑浊,尽量避免使用此类场所。
第三,进入场所时,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做好个人防护。游泳时,佩戴好泳帽、泳镜和耳塞。另外游泳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游泳后不要立即大量补水,注意保暖、休息等。室内活动时,尽量选择有自然通风的房间。另外,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四,离开场所后,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想了解一下,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或发生后,公众需要有哪些特别需要关注的事情?谢谢。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 杨舒楠:
感谢您的提问。首先,还是建议广大公众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特别是要关注临近的预警信息。尤其是现在到了夏季之后,强对流天气将会频发,这种天气发生往往比较突然,而且影响剧烈,预报的难度也比较大,所以就需要公众随时关注和留意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比如说,如果当地的气象部门发布了相关天气预警时,要尽量减少外出。此外,我们在关注预警的时候,要仔细阅读了解预警内容,还要关注预警是否升级了,以及预警信息中的预报时效是多长时间。
另外,在灾害性天气发生之后,也需要持续保持警惕。比如说像一些灾害性天气,例如暴雨,它会带来一些次生灾害,比如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而这些次生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即使是在降水减弱或者停止了之后,也要尽量避免到山区或者地质条件脆弱的地方出行旅游,开车的时候如果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山地路段时,要防范滑坡的风险。
此外,在暴雨洪水过后,还需要着重关注公共卫生安全。比如说在洪涝灾害发生之后,往往会引起饮用水水源的污染,还有一些像蚊蝇、寄生虫等等的孳生,这样可能会加大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因此在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之后,我们要格外关注饮食卫生,尽量不去野外出行,也不与野生动植物接触。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就小暑节气中的健康问题跟大家作了介绍,也再次感谢各位。后续,我们将在每一个节气之前,都会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就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健康知识跟大家作一个介绍。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