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法汇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法汇微信公众号

近日,#丈夫去世妻子为赔偿网上辱骂医生#事件引发网络热议。据荔枝新闻报道,法院判令王某在网络平台公开发布致歉声明且不少于20日。
赵某是江苏一家医院呼吸科的主任医师,前段时间,他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关于他的不实言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赵某报警后,民警很快找到了发布视频的王某。经查,赵某是王某丈夫的主治医师,王某认为赵某治疗不及时,导致了她丈夫的死亡,于是想到通过在网上发布不实言论,来给医生或者医院施压,从而获得赔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及广泛应用,一些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将医闹的场地从传统的医院门口转移到了网络空间。当出现医疗纠纷后,不是通过法定的途径解决,而是通过网络造谣抹黑医生,煽动网络暴力攻击医院。

 

“庸医”“杀手”“滥用高价药”一盆盆脏水往赵医生身上泼,王某发布这种歪曲事实的言论,经过网民转发,让事情持续发酵,以期达到施加舆论压力的目的。这种通过“网暴医生”来达到给医生及医院施压,获取赔偿的做法,与传统的“堵大门、设灵堂、挂横幅”的医闹没有本质差别,他们只是将医闹的“阵地”换在了虚拟网络。

 

虽然,法院的判决着实大快人心,但让人反思的是,类似在互联网上诋毁、辱骂医生的近年来并非个例。

 

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起诉了一起与网络医闹有关的案件。被告伍某到涉案医院就诊产生纠纷,心生不满。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伍某发布数百篇微博,编造该院“活挖、买卖活人器官”等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丑化医院,导致大量不明真相人士对医院作出负面评价,该院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伍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言论自由是一把“双刃剑”。随着近年来各大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这些平台让人们能够轻松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很难避免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并非出于医疗纠纷或者为了表达某种诉求,而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采取断章取义甚至造谣污蔑的方式,在网络上辱骂、诋毁医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绝非法外之地。为了有效地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共20条,主要包括明确网络暴力的罪名适用规则、明确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则、明确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政策原则、明确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与合法行为的界限等10个方面的内容。对那些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依法严肃追究网暴者的法律责任。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问题日益突出。让网暴者受到应有法律制裁,依法维护公民权益,净化网络生态,是回应社会关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互联网上,一些患者或家属为了宣泄不满情绪,充当键盘侠,带节奏,诋毁、辱骂医生,殊不知他们任意造谣诽谤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2024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最高法报告提出,从严惩治网络暴力。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明确网络侮辱诽谤,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身心严重损害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等,以公诉案件追究刑事责任。

 

“面对网络暴力,不要隐忍,应保留证据,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张勇律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时说。打击网络医闹,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很多时候,医务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歉意,法律武器可以向患者以及公众表明立场,作为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务人员,他们的人格与尊严应该得到每个人的尊重。

 

另外,张勇律师建议,当遇到网络暴力时,要对网络暴力零容忍,逆来顺受不能消除网络暴力,要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施网络暴力的,轻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以治安处罚,重则触犯刑律,被追究刑事责任。

 

(本文系医法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