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9月6日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9月6日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间:202496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

李燕明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王华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崔永华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杨京华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岑雪芳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群众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也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昼夜温差开始变大。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此时湿气当收,秋燥渐甚,自然阴阳之气更替变化较为剧烈,是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易引发感冒、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接种流感、肺炎、新冠等疫苗,同时适度调整饮食起居,加强必要的锻炼和运动。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将继续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重点介绍白露时节的一些健康保健知识

我们请来了: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女士;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先生;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杨京华女士。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的群众岑雪芳女士,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她在健康养生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卫视记者:

想请问杨京华医生,现在我们知道是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儿童的肺脏娇嫩,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如何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以增强儿童身体的抵抗力,家长们又应该如何调整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季节的变化?谢谢。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杨京华

抵抗力其实在中医的观点中认为,就是通常所说的正气,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白露时节,对于儿童来说,肺脾之气是最为重要的,在这个时候要注重养肺阴,健脾气。首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这个时候孩子要早卧早起。白露时节,日照的时间会逐渐缩短,夜晚的时间会逐渐延长,对于孩子来说,顺应这种节气规律的变化,适当地延长睡眠的时间,可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处在一种更好的状态。一个是可以帮助孩子阳气和正气的养护和蓄积,另外也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保证正常的学习能力和生长能力。如果因为疲劳或者是睡眠时间不够,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肺脾之气,从而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当然,我们在保证充分休息的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多运动,通过运动来锻炼孩子的肺活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无疑对健康也是有益的。

除了生活习惯的调养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儿推拿的手法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我在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既然是在秋天,刚刚说了要养肺阴,健脾气,我推荐的第一个穴位就是内劳宫,内劳宫在我们手掌心,取穴很简单,手握拳,中指指端抵住的位置就是所称的内劳宫。轻轻地揉按这个穴位可起到清心除烦的作用。还有一个穴位叫做二马,是在掌背的第四、五掌骨中间凹陷处,可以通过揉二马起到养阴的作用,中医来说,它是养阴的要穴,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秋天的燥气。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养护调理脾胃,这里推荐一个穴位,就是我们手上的板门穴,在大鱼际的顶点,通过揉按的手法,起到运脾和胃、帮助消化的作用。

到了秋天,鼻炎会非常高发,尤其秋天的燥气,对有鼻炎的孩子特别不友好,我们可以通过揉按迎香穴,就在鼻翼两旁的位置,可以通过迎香穴的揉按来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通过以上的调养以外,我们还要在这个季节注意防御邪气,秋天最容易感受的邪气就是风寒之邪和燥邪。那么如何预防,我们就要守护好孩子的两个门户,一个门户就是在头、颈部,后头、背部以及腹部,这些位置是寒邪容易入侵的部位。天气转凉的时候,家长要当好天气预报员和温暖守护者的角色,及时给孩子增添衣服。

还有一个门户就是我们的鼻腔和咽喉,这两个位置是风热邪气、燥邪容易入侵的部位,所以要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持鼻咽湿润,减少风热邪气和燥邪对孩子的侵犯。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请继续提问。

 

新华社记者: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增大。我们注意到,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会有增多的趋势,公众该如何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后又该如何进行调节养护?谢谢。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燕明:

就像您说的,进入白露节气以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这时候如果不注意衣物的调整就容易受凉,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第一是建议大家在早晚期间要注意保暖,“春捂秋冻”是一个特别好的说法,但是它不适用于所有人,特别是一些比较脆弱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第二是一定要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入侵的途径其实是类似的,一个途径就是飞沫传播,因此我们要注意社交距离、咳嗽礼仪,另外特别要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去一个密闭环境,必要时要佩戴口罩;另一个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因此要管理好手卫生,勤洗手。第三个方面,是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另外不要熬夜

如果遇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要及时治疗。如果是普通的感冒,我们是不建议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的,可以给予一些对症处理,或者一些中成药。另外,如果罹患呼吸道感染后,还要加强休息,不建议带病上课、上班,一个是给身体休息恢复的时机,另外也防止把疾病传播给他人。还有一些高危人群,比如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观察自己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了一些发热不退,或者是呼吸困难、胸痛、精神状态的改变,要及时就医。谢谢。

 

经济日报社记者:

请教王华庆主任,刚才主持人在最开始时介绍,秋冬季来临,将会进入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期,那么接种疫苗最佳的时间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错过了接种时间,还有机会接种吗?哪些人群应该优先接种?能不能介绍一下,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随着天气的转冷,又进入了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节。接种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便利而且有效的一个措施。我们在整个防控传染病的过程中,接种疫苗也是一个优先选择的措施。每一种疫苗都有其免疫程序,一般来说,疫苗给多大年龄打,接种几剂次,间隔多长时间,选择何种疫苗,都属于免疫程序的范畴。刚才你提到流感疫苗,对于流感疫苗接种还有一个特殊的建议,就是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接种疫苗预防效果更好。一般我们建议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如果在10月份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来得及接种,后续也要尽早完成接种,让疫苗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疫苗要产生效果大概需要2-4周的时间。

涉及到接种人群,不管是流感还是肺炎,感染了细菌和病毒之后,有些人群患病后症状比较重,在接种疫苗时有优先推荐的人群,简单说,就是“一老一小一弱”“一小”就是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一老”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弱”主要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不管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球菌疫苗,优先推荐的人群大体一样。6月龄以上的人群,只要没有禁忌症,都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涉及到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及新冠病毒疫苗的具体信息,大家要想进一步了解信息的话,可以到辖区所在的社区卫生中心,还有乡镇卫生院,向预防接种医生进一步咨询。谢谢。

 

央广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假期已经结束,当下开学之际,不少孩子容易出现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情况,请问一般都会有哪些心里不适的表现,主要原因是什么?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崔永华:

在假期结束刚开学的一段时间,不少孩子容易出现对新学期学习生活不太适应的情况。比如在心理行为方面,可能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担心,甚至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易烦躁,出现思考能力下降、厌学的现象,有的孩子表现为做事拖延懒散,逃避的行为,比如连上学都不能提。有的孩子还表现为生理上的症状,比如吃不下、睡不着,或者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有的孩子表现为发烧的情况。这些躯体症状我们又找不出明确的躯体方面的原因,这些都是心理焦虑的一些躯体化表现。

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失落”。很多孩子刚放假的时候特别兴奋,那种放飞自我的心态,开学以后觉得好景不常的怅然若失。二是“担心”,担心开学学习跟不上,担心课业增加、难度增大,担心新的人际关系不能适应,当然有的孩子也担心手机电脑可能被收回去,不能玩得这么多,各种担心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些情况应该说是在开学之初最常见,但是多数时候,在开学不长的一段时间,大多数孩子都是能恢复的。谢谢。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记者: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对孩子玩手机都非常头疼,有的孩子甚至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手机争夺战”时时上演。请问应该如何界定孩子玩手机“成瘾”,我们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引导?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崔永华:

所谓的手机成瘾是指对手机过分痴迷的一种状态,有的人也把它叫做手机依赖综合征,或者是手机焦虑症个现象的界定有两个主要的标准,一个标准是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失控。第二个标准是因此导致孩子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出现明显的损害。比如在生理上可能会影响他的眼睛、脊柱、睡眠、血压。在心理上可能会导致大脑认知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比如影响他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能力,甚至还可能导致一些抑郁焦虑的情绪;在社会功能方面,最明显的损害是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这些都可能对孩子的生活造成影响。对所谓孩子手机成瘾有三种最常见的表现,一类是游戏成瘾,一类是信息成瘾,一类是社交媒体的成瘾,所以这三个成瘾是我们最常见的方式

如何应对?我们要结合孩子为什么会成瘾这个现象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我们所有的行为基本上都是源于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情况,比如当我们的压力没有很好的办法缓解,当我们的社交需求不能很好地被满足,当我们的成就感需求不能得以体现,这些都可能导致我们对手机过分的痴迷,所以基于这个原理给大家提出如下四点预防或者应对手机成瘾的建议:一是要合理地使用手机,要定一个使用的计划。父母和孩子一起来讨论制定这个计划,比如什么时候用手机,每天用多长时间的手机,手机不用的时候要放在什么地方,睡觉前是不是要关掉手机,这些父母要优先做到,要陪着孩子一起来履行这个计划。二是培养孩子一两项兴趣爱好,并持之以恒地坚持这种爱好,这样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愉悦,这也是我们的心理需求。其中像体育运动,经常参加一些竞争性比赛,分散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方法。三是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交往,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满足他被接纳、被认可的心理需求。第四点也很重要,很多孩子学习很累,压力大的时候可能借玩手机来放松,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合理减压的方法,让他学会一定的调整情绪和压力的技巧,他就会很好地用别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秋季早晚渐凉,对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有何影响?如何预防复发?谢谢。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燕明:

进入秋冬季节之后,气候明显变化,天气渐凉,另外也变得比较干燥,并且秋天的花粉浓度也比较高,这些因素都会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冷空气、花粉浓度增高会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喘息症状,这个季节也是支气管哮喘反复的高发季节。另一方面,气温下降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而呼吸道感染会使得一些原有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加重,可能让一个很小的感冒变成“大病”。因此,这类人群是特别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要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控制在理想满意的状态,应该按照医嘱用药,把呼吸系统疾病本身的状态控制好的话,就增加了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第二点是刚才王华庆教授提到的,建议这类人群接种相关疫苗;第三点是对老年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添衣物,因为老年人自己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会减弱,同时自身调节能力也会减弱,因此一定要关注气候变化,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另外,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健康生活方式,一定要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卫生习惯传递给我们的家人。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大家都非常关心哪些人更容易感染流感,对这些高风险人群,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谢谢。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燕明:

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所有人群普遍易感。第一,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主要是接触流感病毒机会多的人,比如医务人员,以及长时间在密闭空间聚集的人群,比如在托幼机构、学校、人口密度大的工厂等。但是流感本身是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情况能自行康复,大家不用太过担心。第二,哪些是高危人群,刚才王教授也提到,有些人患流感后更容易出现重症,除了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还要关注孕妇、免疫功能低下和肥胖人群。

对于这些人群,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这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大家现在就可以开始预约接种。由于保护性抗体的产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建议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同样,这组人群要将各个系统的基础疾病管理好,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增强抗病能力。

另外对于这些风险人群的陪护者,无论是陪护老年人还是照顾儿童,建议这些照护人员也进行疫苗接种。同时,如果照护者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要进行防护,避免把病原体传染给脆弱人群。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俗话说,“上午白露凉飕飕,下午白露似蒸笼”,白露时节,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大。请问专家能否推荐一些针对身体适应和增强身体免疫力的饮食调节和保养保健方式?谢谢。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杨京华

白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我们能感觉到口咽鼻腔的干燥,这就是典型的“秋燥”;但同时,夏天残留的暑湿未尽,所以很多孩子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的情况。在饮食调理上,第一个是要润肺防秋燥,第二个是健脾祛湿邪。在食疗方面推荐在餐桌上可以多吃一点西红柿、银耳、莲子、百合、莲藕等等,这些润肺生津的食物,还可以多吃山药、板栗、小米、芡实这些益气健脾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刺激,还有烧烤类食物,尽量减少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

我在这里推荐“一粥一汤一茶饮”,作为日常的调理。

“一粥”就是百合莲子粥。百合润肺养心安神,莲子健脾益气,这两个放在一起煲粥,可以起到健脾润肺的作用。还有一个是山药薏米粥,山药可以养脾阴,而薏米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这两个合在一起煲粥,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一汤”推荐金桔瘦肉汤,小的这种金桔,大概2-3个,加上适量的瘦肉来煲汤。金桔是一个温而不燥的水果,加瘦肉一起煲能够很好地缓解干燥所引起的咳嗽、咯痰、咽喉不适的症状,同时能生津开胃、促进消化。

“一茶饮”,秋天早晚偏凉,可以用陈皮、柠檬,加少许蜂蜜,煮一碗温暖的茶饮,当做日常的有保健作用的饮料,既能够温中理气,又能够润燥生津。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请问一下岑雪芳女士,您退休后遇到健康问题时是怎么配合医生改善的,有没有哪些保健方法或习惯对健康特别有帮助?谢谢。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群众 岑雪芳:

大家好,我叫岑雪芳,来自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一名指导老师。几年前,我还是个运动小白,退休后由于运动量的减少,身体出现了高血压、脂肪肝等问题,那时候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医院和药转,挺苦恼的,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好。

有了签约的家庭医生后,我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期体检,规律服药,家庭医生也常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和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开展健康教育,让我了解掌握了更多的健康知识,并改变了一些生活的小习惯。

我所在的殷行街道正在打造“健康社区”,建成了上海第一家综合性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那里的设施硬件都非常好,给居民提供适合全人群的运动项目,还有专业的老师做指导,会根据每个人的健身状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对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来说,最关心的就是怎么吃、怎么动才能保持健康

因此,那个时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成为第一批会员,从而开始了长达6年的健身之旅。我大概每周会去3—4次,每次跑步至少半小时,然后用律动机放松一下,并进行力量训练,有时候还上舞蹈课。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的脂肪肝慢慢消失了,十几年脂肪肝没有了,体重也减少了二十几斤,血压恢复了正常。以前血压药每天吃一片,现在改为1/4片,血压稳定在108/75左右。去年体检报告达标了,达到了年轻人的水平,我感觉不再像退休以前那样无精打采了。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像年轻人一样,每天都充满着活力。我不但自己锻炼,还带领我们小姐妹一起锻炼,大家都感觉到生活更加充实,身体感觉更加健康!谢谢。

 

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记者:

请问家长应该如何去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学习生活?有没有什么自我调适的方法可以教给孩子吗?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崔永华:

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太适应学习生活的情况时,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孩子,而要学会去解读孩子心理行为背后的密码,努力找一个针对性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具体有四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在孩子面前“静心”,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当孩子处在焦虑状态时,妈妈或者爸爸一定不能比孩子还焦虑,否则会让孩子更加的焦虑。父母能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自动就会让孩子安全感倍增,要用我们的行动告诉孩子,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不是什么大事儿,这样孩子就会很快回到释然的状态。第二点是陪孩子“收心”,让孩子感受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具体做法是我们要尽快调整生物钟,恢复规律的作息,每天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孩子精力状态的恢复。我们还可以陪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每天帮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让孩子提升学习自信,找回学习状态。这个时候父母也可以制定自己的工作学习计划,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他一起在努力,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点也很重要。第三点是要助力孩子“强心”,为孩子的心理电池续航储能。这一点家长可以平时注意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感受到你相信他一定能行。平时我们要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去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近期可以帮孩子找一件他非常喜欢干的事情,帮助孩子恢复一个好的状态,有活力的状态,对恢复他的行动力会非常有帮助。第四点,我们要帮助孩子“安心”。我们要告诉孩子,放假、开学是学习生活的大规律,我们要主动去适应它,一步一步调节,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我们的未来。

有两个小方法教给孩子自我调节他的负向情绪,这两个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一些。第一个方法是写下来。把每天不高兴的情绪,忧虑、困惑都记录下来,想想什么问题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写好,其实这就相当于一次书面的倾诉。第二点,多回忆,多回忆以前自己成功的经历,回忆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这样会提升我们自信的感受,提升我们内心的内动力,这两个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会更加有效。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随着开学季到来,孩子们都回到校园里,学校发生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可能增加。请问应该如何预防?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开学之后学生聚到了一起,在教室这样密闭的空间密切接触,增加了传染病传播的几率,尤其是像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播的风险会更大一些。预防传染病,我们之前也和大家说过,主要从三个环节入手,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比如在学校所开展的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还有健康监测制度,这些都是为了及时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的措施。如果学生出现了发热、咳嗽、腮腺肿大、腹泻、呕吐、皮疹、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家长要及时向老师报告并及时就医。在平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卫生,让密闭的空间尽可能通风,注意咳嗽礼仪,不提倡带病上学上课,在流行季节尽量要少去大型人群聚集的活动场所,这些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要增强免疫力,适当增加锻炼,保持膳食营养的均衡,有规律的作息。接种疫苗是为了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也能避免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使疫苗的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进一步保护易感者。

在这里我特别想跟大家强调一点,刚开学,对于新生来说,国家有一项查验接种证的制度,主要是了解儿童是否有漏种的疫苗,如果漏种了疫苗,要尽快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是乡镇卫生院及时补种,更好地发挥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的作用,以减少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最后再提两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央广网记者:

刚才专家提到了“春捂秋冻”,我的问题是,“秋冻”是不是有依据的?“秋冻”对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那些人群适宜“秋冻”,那些人群是坚决不能“秋冻”的?谢谢。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杨京华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冻是指在秋天气候变凉后不要过早过多地去增添衣服,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通过“秋冻”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人体锻炼耐受寒冷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做好准备。

第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秋天之后阳气要逐渐进入收藏的状态,适当“秋冻”,可以让毛孔处在不那么开泄的状态,适宜于这个季节,让人体阳气逐渐从开放状态进入一种收藏蓄积的状态当中。

第三,适当的“秋冻”可以减少毛孔开放、热量流失,同时也预防穿得太多时毛孔受热开放、出汗多,降温时反而容易导致风邪、寒邪入侵。

所以从中医层面上来说,“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秋冻”也要科学,“秋冻”不等于挨冻。有一些人群是不太适合“秋冻”的,比如年龄小,体质弱,经常感冒生病的孩子不适合。第二类是正在生病,或疾病初愈的孩子不适合。第三类是有一些慢性疾病的,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胃炎、经常腹痛的孩子也不适合“秋冻”。

“秋冻”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初秋、仲秋气温不那么冷的时候可以适当“秋冻”,帮助人体提高对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但一旦进入深秋,或者是冬天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不能“秋冻”。

还要注意,不是人体所有的部位都适合“秋冻”。有句俗话叫做“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比如人体的后头部、背部、腹部,还有双脚容易受凉。刚刚讲过,这些部位是寒气容易入侵的门户,所以即便适合“秋冻”时,这些部位也需要适当的保暖。

总的来说,“秋冻”第一要因时制宜,第二要因人而异,第三是要根据部位不同而区别对待。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最后一个问题。

 

科普时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秋冬季节很多人在感染呼吸道疾病之后可能会出现反反复复咳嗽的症状,即使好了之后可能还会这样。我想问一下各位专家,这是什么原因,有没有一些居家的用药建议?谢谢。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燕明:

您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过后,发热和其他呼吸道症状都没有了,只遗留咳嗽,有时拍胸片、CT也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叫感染后咳嗽。这种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偶尔有少量白痰,严重时也会影响睡眠、影响生活。它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而导致的气道炎症、气道屏障功能受损、神经末梢暴露等。

感染后咳嗽一般是自限性的,随着呼吸道屏障功能的修复,症状就逐渐缓解了。不建议大家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如果咳嗽症状的确较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可以短期服用镇咳药物或中药。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没有缓解的趋势,这种情况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治,以排除其他疾病的诊断。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谢谢以上几位嘉宾,今天参加我们发布会的几位专家也是我们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的成员,他们在参加我们的发布会时,包括在平时的一些宣讲过程中也都在积极地传播健康知识,再次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后续我们还将就“时令节气与健康”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下一个节气将是“秋分”,届时我们还将就秋分时节的一些健康提示跟大家作介绍。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