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疾控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委(局)直属单位,市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各市级医疗机构:

现将《2024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4年3月6日

 

2024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24年,市疾控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坚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全面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疾控体系改革,全面提升本市疾控体系能力,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病防控等各项工作,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一、全面推进疾控体系建设

 

(一)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根据国家和本市机构改革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尽快落实各区疾控局实质化运行,稳妥推进市、区疾控中心的改革重组,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全面实施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服务能力、协同能力、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建设13个重点项目。每月组织项目督导,强化项目全程规范管理,严格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加强绩效目标动态跟踪监管。年内,组织开展项目中期评估,确保项目建设见实效、实施成果有转化。

 

(三)持续推进疾控机构现代化建设启用市疾控中心新址,指导推进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强化市疾控中心核心功能,重点强化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验室检验检测、应用型技术研究、公共卫生信息统筹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利用、对外合作交流等能力。

 

二、巩固提升传染病防控工作

 

(四)进一步提升重点传染病防控。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针对传染病季节流行特征,做好霍乱、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巩固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联合研判和协同处置,共同督促指导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等规范落实防控措施。做好第七届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疫情防控保障。

 

(五)加快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创新。制定《上海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开展宣贯培训和督导检查,探索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评价,指导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认真总结浦东新区、长宁区和嘉定区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实施。根据国家要求,年内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公共卫生或预防保健科室,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持续推进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IDC)体系建设,年内完成至少20家IDC建设与认证,进一步提升本市“平急结合、高效协作”的临床救治能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网底作用,依托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健康宣教,积极探索多病联合筛查和重点对象规范管理。

 

六)持续推进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贯彻落实国家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防治规划,以及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本市实施方案,巩固提升防治成果。全面启动实施本市“无结核社区”建设,加强重点人群筛查发现,规范实施结核病治疗管理,强化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和要求。加快推进实施第五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围绕“2+X”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本市艾滋病防控新模式。推进实施《上海市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方案》,进一步规范丙肝定点医疗机构病例发现、转介、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三、增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着力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本市“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和整体推进,根据国家和本市任务清单,加快6个新建系统的开发建设和4个已有系统的优化升级,重点做好“上海市传染病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和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部署应用。进一步健全优化多渠道监测网络,加快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重点提升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哨点医院综合监测、实验室病原监测等工作的质量,制订完善相应监测方案和技术规范,重点增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早期发现能力。规范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强化跨部门、跨地区会商和多源数据分析,加强评估结果应用。组织实施监测预警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示范实训基地。

 

(八)不断增强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开展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梳理、评估和制修订,提高预案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控应急国家队、市级队建设,组织开展基层传染病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加强应急队伍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推进市区应急作业中心及配套信息化建设,强化针对性应急培训和实操性应急演练,重点提升疫情先期处置能力和统筹调度效能。

 

四、统筹抓好卫生与免疫规划工作

 

(九)持续提升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组织修订《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工作文件,优化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推动智慧接种门诊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效,常态化加强流感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的便捷接种服务。组织实施有关人群第二剂次脊灰灭活疫苗补种,持续落实消除麻疹综合防控措施。继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规范疫苗临床试验管理,提升对疫苗产业的技术支持能力。

 

(十)做好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持续巩固本市消除血吸虫病状态。落实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继续做好碘盐及碘营养状况监测,聚焦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加强碘缺乏危害和防治等健康宣传和指导,推进消除碘缺乏病危害。

 

(十一)深入推进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和伤害防制工作聚焦饮用水卫生、空气污染、新污染物等环境健康问题,健全监测网络,组织实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应用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统筹做好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多病同防”。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实施“健康副校(园)长”制度试点。不断提高伤害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重点人群伤害预防宣传教育,提升社区、学校伤害预防和干预能力。

 

五、有序开展公共卫生监督工作

 

(十二)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聚焦健康相关产品、公共场所等公共卫生许可事项,持续深化相关项目审批流程改革,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夯实线上线下帮办措施,强化预审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许可服务,做到“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许可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十三)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完成公共卫生监督双随机抽查任务。做好重大活动公共卫生监督保障,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推动建立公共饮水点水质监管示范点。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修订集中供水单位许可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制订《上海市预防接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专项活动。

 

(十四)探索推进公共卫生监督“数智化治理”。推进“非接触式执法”模式,优化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智慧化监管项目,将在线监督监测技术应用于游泳池水质卫生、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住宿场所清洗消毒监管中,推动公共卫生重点监管领域有关数据向社会公开服务。组织开展医疗机构重点环节消毒可追溯管理,强化社会化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消毒服务机构智慧化监管场景建设。

 

六、夯实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基础

 

(十五)强化科研体系能力。持续推动本市大型自然人群队列建设工作,编制相关标准和规范,助力健康上海建设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升卫生健康科创策源能力。研究制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研究课题实施细则(暂行)》,推进落实相关科技创新政策,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研究课题和公共卫生研究专项的申报、遴选工作。探索建设疾病预防控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加强与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的协同合作,推进“产学研用管”协同发展。

 

(十六)推进学科人才建设。依托本市东方英才计划、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学科人才项目等,加快构建符合超大城市疾控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支持国家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探索优化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机制。 

 

七、深化合作交流与对口支援工作

 

(十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会同三省共同签署《长三角疾控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2024—2027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传染病协同防控、免疫规划信息互联互认、公共卫生监管一体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和政策协同等方面加强区域合作。

 

(十八)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对口技术支援工作,赴凉山州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第二阶段攻坚行动工作。做好援藏、援疆、援滇、援青以及安徽六安、福建三明等革命老区的援建工作。

 

(十九)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落实本市共建“一带一路”工作部署,推动疾控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展与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等国家和友好城市在疾控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沪港、沪澳在疾控领域的交流合作。

 

八、加强党建引领和文化建设

 

(二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化“四责协同”机制,把严的要求贯穿全过程,全力做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强化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决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建总要求,持续加强疾控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建设。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大调研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十扎实开展疾控文化建设和健康科普。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疾控文化建设,积极孕育、提炼、弘扬疾控文化精神,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安全意识,提升疾控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日、周、月”等重要节点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着力提升疾控系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来源:上海卫健委)